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 热搜 🔥
1
1
2
123456
3
kN
4
朱令去世一周年,清华学子控诉清华在朱令案中的冷血和无耻
5
鱿鱼游戏
6
九边
7
百度
8
今日热点
9
微信公众平台
10
贴吧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
热搜
🔥
1
1
2
123456
3
kN
4
朱令去世一周年,清华学子控诉清华在朱令案中的冷血和无耻
5
鱿鱼游戏
6
九边
7
百度
8
今日热点
9
微信公众平台
10
贴吧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中美友好合作故事——十万名中国弃婴长大了
不仅要看已抓谁,还须一直抓到没
因为家暴终身挂着粪袋的她,在等一个死刑!
【资源分享】【收集不易多多分享】【2024年12月29日】宝山区区面试流程和结构化真题20道其中5题幼儿(独家请老师给参考答案)
《鱿鱼游戏2》今天下午四点开播,网友无心上班了,导演悄悄剧透
生成图片,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2023年4月18日
2023年4月18日
2023年4月18日
2023年4月19日
2023年4月19日
2023年4月20日
查看原文
其他
聊聊我的工作
Original
曹将
曹将
2023-04-18
作者:曹将
编辑:泽涛
01
有一份工作,你要花七八十个小时来做前期积累,还不一定有成效,你会干吗?
有一份工作,很少能找到让你想要参考的企业案例,你会怎么做?
今天想聊聊我工作的一个板块:
企业内部在线学习平台。
02
时间回到 2020 年,当时疫情来了,公司也启动了企业内部学习平台的项目。
刚开始接到这个任务时,我还挺开心的。毕竟我一直有个产品经理的梦,希望能做一个有自己风格的应用。
刚好,公司给了机会,那就做吧!
遇到这种从 0 到 1 的项目,最快捷的破题思路,就是去看看别人的做法。于是我们找来其他公司的学习平台,看他们的功能铺排、交互逻辑和课程体系。
但是,进入视线的很多都是类似下图的画面:
我有一种很强的无力感。
有人劝我说:不就是企业内部的软件吗?能用不就行了吗?至于什么体验,你花那功夫干嘛?
是啊,如果只是完成一份工作,这么做就行了。
但是我做不到。
我曾经在武汉认识一位广告策划人陈小日,他说过一句话:
珍惜自己的羽毛。
每一件需要你背书的事,都不能普通,必须精彩。
03
怎么办?
我们项目组改变学习对象。
面向企业的产品不行,那就参考面向大众的。
那哪个面向大众的学习类产品做得不错?得到。
好,就它了!
一方面,分析他们的设计。
另一方面,也学习他们的运营方法。
花了一个月时间,截取了得到 312 个 Banner。
还把他们的文案汇集到一张 Excel 表里。
于是,我大概有了思路。
也不求人,我们直接用软件制作成功时的样子。
↑ 打开应用时的显示画面
↑ 制作的效果图
接下来,就招投标,确定合作方。合作方给的设计不满意,也不求他们来改,我们自己来找图标、自己设计样式。
最终,效果如下:
↑ 宣传海报
03
平台搭建好了,就万事大吉吗?
在之前的调研里,我们发现,很多平台都是开始的声势很大,之后就偃旗息鼓。
为什么?
因为没有运营。
运营这个词听起来非常简单,但实际要做,背后有三个难题。
难题一:有没有运营思路?
一般来说,通过合作方合作开发学习平台,他们都会赠送一些学习资源。有的公司想着一劳永逸,就在平台发布时,全部上线。
结果就是:
· 课程质量良莠不齐。
同事们抱着新鲜劲登录,但看到内容质量不高,就觉得没意思,以后再也不来。
· 后续没有弹药
。前期所有弹药都打光了,接下来就没有了运营的空间。
难题二:有没有运营能力?
学习平台的运营,其实又分为三个子类:
一是内容运营。
如何帮助同事们找到合适的课程,并推荐给他们?
二是老师运营。
怎么让老师感受到自己得到了关注,并收到正向反馈?
三是学员运营。
怎么让学员们持续愿意学习?
每个都不容易。
得到这样的公司有大量的课程编辑和运营团队,但在企业里,这工作最多就一两个人来做,而且,还不是全职做。更重要的是,别人还经过了专业培训,而你,则是半路出家。
难题三:有没有耐心?
在企业内部做培训管理,有的可以马上出成绩,比如策划并实施领导力项目。通过一周的线下培训,学员有获得感,企业能找到好苗子,皆大欢喜。
而学习平台的运营,属于老黄牛工作。今天上线了一门课程,那又怎样?
04
还好,我有耐心。
这么说好像有点不自量力,但我也有自己的理由和经历支撑:做公众号。
你看我写文章,一周三篇。就每周写,一篇篇去沉淀。
我习惯了这种慢慢来的状态,也知道,积累的,才会成为竞争力。
还好,我也有运营经验。
比如公众号的内容体系、书的内容体系,都做过。
还好,我不是单兵作战。
表面上看,我们总部只有一两个人来做运营,但是,作为一家全国性的公司,我们还有各子公司的同事可以协同作战。
好,那就干!
05
在运营思路上。
早期,拿到了合作方提供的几百门启动课程。我们从中精选了几十门,作为弹药。
你肯定会问怎么精选的。答案很简单,我们就一门门去看。自己觉得有用的,才上。
后来,我们甚至会针对好课,制作课程笔记。
↑ 《如何开好会》课程笔记
↑ 《新任管理者的七项修炼》课程笔记
除此之外,也要开发内部课程。
这是个大型沟通和协调工作,因为很多内容都需要其他部门协作。
我们的做法是,先找一个部门(他们有过类似经验),开发一套体系目录。打磨成熟后,再拿着这套去找其他部门,这样他们也不用额外再去摸索。
因为各部门同事的能力都很强,只要看到成功时的样子,便能参考框架,快速输出成果。
接下来就是一门门去开发。
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,同事们真的厉害,只要明确了主题,知道了想要的模样,就能出品更高质量的成果!
这让我们有了信心。
后来,我们也做案例。
但是我们不做什么案例大赛。我们观察过一些其他做法,太形式主义了,最后只沉淀了一些没有价值的 PPT 。
我们的做法是,参考之前的经验,直接做了一套案例模板。这个模板,就是完整的案例内容,并在备注里写好了写作要求。
他人拿到后,便知道我们需要的不是形式主义的材料,而是真刀实干。大家真的不缺真实的挑战,有了方向,便能输出优质内容。
最后,全公司共同沉淀了《新员工职场第一课》和《管理者挑战地图》。
↑ 《新员工职场第一课》
↑ 《管理者挑战地图》
06
前面谈的是运营思路,接下来聊聊运营工作。
在他人感知的维度里,我们的运营很简单,就是每周上新一门新课程。
但是,这背后的工作量真的不少。
比如,课程的推荐怎么写?
比如,怎么让老师感觉到受到了重视?
解决方案就在早期对标得到的工作里。
第一,课程的推荐尽量站在用户角度来写。
在企业里,写课程推荐很容易陷入「创作者思维」,用一些比较官方的表达,来突出特点。而我们更希望从「用户思维」入手,说清楚能帮大家解决什么问题。
举个例子:
创作者思维:建立了三体系、六路径,实现工作路径二次优化。
用户思维:你可以早点下班。
但是,目前也只能做到「尽量」,因为我们还要兼顾对开发者的激励。因为,他们也希望自己能被领导看见,让领导觉得他们做的内容很丰富。
这是个权衡,毕竟,老师和学员,都必须照顾到。
第二,让个体被看见。
假如你是老师,课程推荐里写的开发者是你所在的部门,你会开心吗?表面上,你可能会说,肯定啊,组织为大!实际呢?你肯定会觉得这门课跟你没多大关系。
这不是什么站位高不高的问题,这是人性。人性是,每个人都会更关注自己署名的东西。
所以,我们的课程封面,人的头像一定要足够大;海报里,人也要成为主体。
唯有如此,他才会感受到组织的认可;也唯有如此,才会激励更多的人愿意展示自己。
07
说一下成绩,在经历了快三年的运营后,沉淀了上万门课,学习人次突破了 465 万,人均学习时长也突破了 40 小时。
这是硬的数据。
软的方面,有子公司同事说,他们领导让中层都学《管理者挑战地图》,因为真的有用。
新人加入公司,说看了《新员工必修课》,快速地了解了行业和公司。
知乎上,也有过来人将学习平台作为推荐入职的理由。
这才是真实的价值。
08
前两天跟一个朋友聊到这几年运营学习平台的经历。
她说,很感慨,我们能够花时间慢慢打磨,而她的很多客户都比较急。
· 希望两个月就能把体系建立起来。
· 希望半年就能形成学习氛围。
· 希望一年内就做成标杆产品。
表面上的原因,来自于刚刚提到的一些过往做自媒体的经历。
但是,更深层次的原因,来自于一种说出来有点脸红的心态。那就是,我们在这家公司也干了很多年了,要说没感情肯定是假的。也希望做的一些事情,真的对公司有点价值。
有点矫情,但确实如此。
因为有很多时候,我们其实也很困惑。因为做这件事时,很多时候并没有人催促,都是自己在找选题,自己在做日复一日的更新。
但是,这是有意义的:
一个个问题收获答案,一个个体系逐渐完善。
而在这个缺乏意义的时代里,做一件有意义的事,还是很值得的。
这是曹将公众号第
「 1149 」
篇原创文章,希望对你有所启发。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{{{title}}}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